原來,飢餓離我們這麼近。
你在社區中是否有看到需要幫助的人,但卻不知道從何做起?預付食堂從社區出發,和你一起關心身邊需要幫助的人。
專案背景
為了實際演練在課堂上學到的研究方法,以及累積一個更完整的Side Project,所以我報名了第六屆的TRANS ACTION跨界超越競賽。
我們小組的主題是愛心待用餐,目前政府、民間團體已經有陸續在實施愛心待用餐的計畫,但我們仍在其中發現許多可以改善的空間。我們希望能不止解決饑餓的問題,也創造更多弱勢族群回歸社會的機會,以服務為主,平台為輔進行設計。
專案目標
預付食堂的核心價值及目標是解決飢餓的問題,因此我們規劃了兩種路徑去實現它。
1.供應餐點,解決饑餓
2.創造就業,回流社會
團隊角色
我們的團隊有五個人,職業、科系都是設計,因為會的技能差不多,所以每次分配任務時都會盡量讓大家參與不同項目,去練習不同的技能。
我參與的項目是設計問卷、訪談、資料總結、設計後台系統等。
挑戰
這個專案接觸的對象是弱勢族群,我們以前卻沒有參與社工的經驗,因此很多時候沒辦法理解他們的想法,導致一開始設計流程上沒有辦法考量得很周全,必須不斷接觸,並詢問有社工經驗的前輩才慢慢完整設計。
成果
很幸運在TRANS ACTION跨界超越競賽中的七十多組中脫穎而出,進入前十強,並得到仁寶超越獎。
設計流程
1.
田野調查
我們去參訪了類似的機構,思考不同的商業模式在這個市場上是如何運作。
2.
了解用戶痛點
對愛心待用餐相關人進行訪談,及發放問卷給一般捐助人,了解不同角色的需求。
3.
發想解決方法
我們小組蒐集到許多問題後,每週一次進行解法發想,並與業界老師討論可行性。
4.
設計與成果
確定想法,執行設計,並將原型給10位不同角色的受測者做易用性測試。
田野調查
機構參訪
我們一開始的目的是解決食物浪費,並開發線上平台,將食物銀行的資訊普及化,讓弱勢族群能更容易領取資源,因此去參訪了南港食物銀行。參訪及收集到回饋問卷後,我們發現一些目前難解的問題:
1.食物的衛生疑慮
2.供應來源不足
3.弱勢族群沒有網路查詢能力
因此我們修改方向,定位成愛心待以愛心待用餐為主,並與餐廳做配合,減少食安的問題,不止解決饑餓的問題,也創造更多弱勢族群回歸社會的機會。
期間也參訪了多間愛心餐廳,與業者接觸,確認這是一個可行的方案。
最後,我們決定以服務為主,平台為輔進行設計。
商業地圖
預付食堂提供解決飢餓的核心價值,並規劃了兩種方式去實現它。
使用者研究及專案目標
目前政府、民間團體已經有陸續在實施愛心待用餐的計畫,但我們仍在其中發現許多可以改善的空間,因此決定創造自己的愛心待用餐計畫,並著手完善實施的流程。
利用價值敏感設計(VSD),我們釐清預付食堂主要的利害者,經過訪談,一步步釐清問題並收斂解決方案,確保每個利害者都可以在產品中獲得最大正向價值。
解決方案
A.供應餐點,解決饑餓
捐助者在預付食堂的平台上捐款給指定店家,也可以捐一筆金額到公眾池,讓其他店家急需餐卷時可以申請。經由里長及社工審核後,符合資格的受贈者會領到一組QR Code,去店家領餐時掃描即可,半年審核一次。
B.創造就業,回流社會
除了自行可以領餐的受贈者,我們想到仍有像獨居老 人、身心障礙者等行動不便的人會需要外送的服務。為了能讓這套系統更加健全,預付食堂會提供工作機會給有意願的街友、低收入戶,雇用他們送餐至指定地點並給予運費,幫助他們能一步步更快重回正常社會。
設計成果
資訊架構
草圖與線框稿
完成資訊架構後,我們開始思考每個頁面組件的擺放位置、功能,線框稿我負責的部分是後台頁面。
頁面展示
前台-首頁 01
前台-首頁 02
前台-捐助頁
前台-Map
後台-資格審核
後台-領取成功
易用性測試
我們對10位用戶做易用性測試,包括里長、社工、餐廳與捐助者,手機版及電腦版的前後台均有測試,我是負責捐助者的部分。
我設定兩項任務給受測者進行操作,並記錄出錯次數及達成目標的時間,接著進行測試後訪談,作為日後設計修改的方向。
測試結果:前台頁面SUS 為 75.4分,後台系統為 79.1分。
設計改版
我們將第一次製作的prototype做易用性測試及訪談後,進行第二次改版,主要加強兩個部分:
1.捐助人-我們希望加強使用者「實際上贊助的過程」的參與感及「使用者對預付食堂的信任感」,於是增加了個人即時回饋、及餐廳上月的實際受惠的名額。
2.愛心店家-大部分的店家對於線上平台的經驗並不多,除了希望他們能快速上傳餐卷,也更希望他們對於日後管理能減少操作上的障礙,所以改版後介面上減少了許多分頁及複雜的排序方式,使店家快速得到平台互動的回饋感,增加長期經營的興趣。
成果與反思
我們這一組,很幸運的在七十多組中脫穎而出,進入前十強,並得到仁寶超越獎。
因為這個比賽,我們從不同角度發現以前沒有想過的問題,如:
1.安全性-不管是食物保存、人力調動及店家運作上,都隱藏著許多安全性的問題,因此修改了很多次產品運作的流程。
2.感受性-弱勢族群儘管接受了幫助,還需要更加考慮他們心裡的感受,要將不適、羞恥的感覺降到最低,更重要的是需要創造希望,讓弱勢族群願意努力回歸正常社會。
3.營運-非營利組織較無法使用一般的商業模式進行收益,因此我們參訪了很多相關團體,發現許多不一樣的合作機會。
我們也看到了在社會的角落,仍有許多需要被關心的人,接觸到愛心店家、里長和社工後,發現了這個世界上還有這麼多的善心人士,默默地在為社會盡一份心力。